發表文章

學生來信:英文單字怎麼背?最高效率背單字法揭秘

有時學生會私訊直接問我:「怎麼背英文單字啊,背了就忘」 每一次演講最後 QA 也是同樣的問題 「英文單字怎麼背?」 / 老實說,我也很想知道這個答案 ... 因為我自己英文單字也背的很痛苦啊! 不過因為痛苦過,才會知道怎麼走過這段 (老實說我自己現在每天也都會背單字,也常忘啊) 我這裡分享的方式主要是針對考試 而且英文能力好的人應該也懶得看這篇 理論是根據這篇: 讀書方法 作延伸 / 都不是 Native Speaker 或從小在全英語環境長大的我們 老實說,在學習英文上就比其他群人弱勢 英文單字對我們而言就是一連串的咒語 看不懂組合是很正常的 / 現在要先建立一個前提:那就是 「英文單字背了一定忘」 不要奢求過三天還記得起來 那你說忘了怎麼辦?有沒有特效方式 恩,這樣的疑問就讓我不難想像為何許多人病急亂投醫了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 背英文是完全沒有特效藥的 身為平時沒有接觸使用、從小到大沒有長時間待在國外培養語感的人 英文就只能花時間去背,一個字一個字的背 / Murmur 了一堆,其實我還是有自己的方式去背誦 也綜合了過去的經驗和看過的單字書 做一點簡單的分類: 1. 字根背法 或許字根可以幫的上「一點忙」,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使用 因為我認為太多例外了! 或許這個字根在這群單字是不錯的 然而你我都有遇過例外 這是後世界就崩了啊啊啊 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艘船 如果你認為成效對你不錯 就可以試看看 畢竟市面上書這麼多一定有他的道理在 2. 語意背法 這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背誦方法 更建議再搭配圖片(原本書上可能就有) 畢竟圖像記憶法是比較能保留的 因為族群記憶法會綜合一些同義字和同類字 這對背誦是很有幫助的 (試想,我記得那行是在第二頁的左上角) 他還有結合一部分的空間記憶 / 現在進入到最重要的環節 怎麼樣 「比較記得住?」 我這裡推薦我自己的做法: 1. 壓力背誦法 在壓力下 學習永遠是最快的 (也是為什麼大學生會在考前狂念) 給自己20分鐘 規定要背100個單字 然後考驗自己(比如說拿一份克漏字) 很打擊 但進步很快 ...

學生來信-國文不好怎麼辦?完整的搶救國文大作戰!

你有國文不好的問題嗎? 不用擔心! 因為,國文應該是 最常 被詢問的科目了 所以你並不是孤單的 往下看 我來幫助你國文變好吧! 然而我要說, 很遺憾的 我無法完全回答這個 太廣泛的問題 ! 所以我們得 見招拆招 的去回答 為什麼無法回答呢? 請看以下的例子: A學生的國文不好-40分 B學生的國文不好-42分 成績面上來看感覺國文都是不好的 然而他們錯的題目會是一樣的嗎? 所以說 哪一科不理想, 是需要個別化的去鑑別主要問題啊 以下分成幾個問題點來討論: 1. 字音字形的不好 這應該是 最容易但也最困難 解決的問題 這麼矛盾?因為有分兩群人 最容易是針對一種族群,平時不知道怎麼唸書 一念就可以大幅進步 字音字形又是死腦筋的東西 所以他們可以還快進步; 另一類群的人就很棘手 明明知道國文的前幾題(通常都是字音字形)每次都錯,也知道要加強 但就是抓不到方向 這種我建議最好的解決方式是 換參考書 因為目前使用的教材讓你抓不到考點 或是說教材太容易無法面對考試 不過這種要有明顯大幅的進步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2. 文意判讀 在說文意判讀不好前 請先將課內的文章熟讀到滾瓜爛熟! 若已經有把握能說出各種文章的內涵後 就可以開始朝古文30和課外書邁進 「古文30還可以理解,是增加文言文的廣度和深度 課外書又是怎麼回事?會不會浪費時間?而且要看哪種?」 我可以保證 課外書可以讓你的文意判讀能力超大幅的進步 舉凡散文到輕小說 能夠引起你興趣的都可以看 如果你能理解某些人物或文字的情感 你能說你會看不懂考試時的內容嗎? 3. 作文 作文我認為 是國文中名符其實的背科(就我而言) 非不得已不要找家教來協助 多寫不一定有幫助 作文 就是要多看!!! 那要看什麼呢? 大考中心都有公佈歷年來的好文和精選文章 從這些文章下手,學習他的內容與用字遣字 畢竟他們是考官認定的好文 我相信 去「背」一些文章 絕對會對你有莫大的幫助的 國文這個科目 有時候是吃天份的 堪比數學 有些學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語意理解能力)本來就比別人慢與差 然而相較於數學 他的養成是容易的 所以千萬部要放棄國文 他很重要的(沒錯就在說你, 台大醫學系 ==) *版權所有,請勿隨意轉...

學生來信-最強最高CP申請戰略!要參加什麼競賽?

很多學生會來詢問我關於 申請時的優勢 我都會回應他們:去參加比賽永遠是CP值最高的方式 原因無他 想想科展,最少也要你和一位指導老師一起完成 但想想,國小生的作業都是他自己完成的嗎? 尤其耳聞許多私立學校為了學生履歷的加分 動用許多「厲害」的師資「協助」學生們的科展 老師自己也有研究室,難道會不知道有些研究生的論文或報告怎麼來的嗎(0.0) 所以說 最能信服人的 當然就屬個人 競賽為主 啦! 所以學生問我怎樣增加上醫學系的勝算比 我永遠回答的是: 比賽!比賽!比賽!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有哪些比賽可以參加,進而增加自己的優勢 該篇文章不限於醫學系的申請喔!因為這類型的競賽囊括一至三類 1. 奧林匹亞 相信如果身為前三志願的學生應該不陌生 尤其又以資優班學生最為熟悉 那就是(免死)金牌奧林匹亞啦 要怎麼參加奧林匹亞? => 首先如果是前三志願學生,在學期初應該會有報名培訓或比賽的資訊 請務必關注!這是進入奧林匹亞的速率決定步驟啊 (家長也可以幫忙關注,因為小孩會自己忽視) => 若非前三志願的學生,請主動詢問老師與學務處 我也認識許多非前三志願的學生主動參加比賽喔! 通常主動,就有很大的機會 像是一些物奧初試啊 化奧初試都可以試看看 *那什麼樣的奧林匹亞對科系申請有幫助呢? 這裡有個小統計(採計身別的學長姐與同學) 地科奧林匹亞、化學奧林匹亞、生物奧林匹亞->進入台大醫學系 地科奧林匹亞=> 台大電機系 地科奧林匹亞=> 台大地質系 所以結論是: 地科奧林匹亞 和 化學奧林匹亞 對於申請最有幫助!!!! (其實也跟台灣得獎頻率有關) 若有心想靠這種頂尖競賽申請入學的話,可以把握這兩個比賽喔 2. 學科能力競賽(重要) 這類型的比賽是區域性的 所以幾乎所有公私立高中都會派學生參加 我本身也是地科學科能力競賽的選手 在申請時老師也有特別詢問我相關經驗 只能說 這是CP值最高的管道啊 若你跟我一樣普通,請務必務必把握學科能力競賽的參加與得獎機會 3. 其他 其他的比賽像是 清華盃、淡江化學競賽等 都是練筆的好地方 這類型的好處是 沒什麼資格限制 練練筆豐富一下履歷囉 *版權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學生來信-到底要不要補習

到底要不要補習呢? 這可真的是一個大哉問了 在我還是高中生時,坊間就流傳了這樣的悖論: 「補習補越多,考試考越差」 隨然沒有RTC去證明這個謠言的對錯(註:RTC: Random Control Trial 隨機對照實驗) 但至少以我個人Case Report的經驗來看(註:Case Report:個案報導) 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那到底為何會發生「補習補越多,考試考越差」的問題呢? 關鍵就出在: 時間分配 你說,怎麼又回到老問題呢 有空的話大家可以回去看看時間分配那一篇文章 關鍵就在於,時間是有限的資源,效率是決定成績的很大關鍵因素 效率好,成績就會好;反之,效率差,成績有可能會差,但不一定 因為影響成績還有另一個因素:對於學業的適應速度與理解力 這方面可以等到之後再談 不過大家先有個概念就是成績好壞大概是決定在這兩者之上 那要怎麼最大化我的時間分配呢? 容我舉自己的故事: 我個人從國小到高中幾乎沒補過習 唯一補習的經驗是高三時期去補了英文模考班和數學模考班(免費,因為模考成績夠去練練筆) 針對弱項去加強很重要,這裡的弱項不是那麼廣泛,是很侷限的 比如我的弱項是英文中的「英文作文」與「翻譯」 先了解自己弱點再決定要補什麼! 怎麼了解弱點? 1. 自己發現,比如考試後自省 2. 找專業諮詢家,比如說甄戰這類型面試補習班 最後送給家長一句話: 有一種補習叫媽媽覺得你要補習 但問題卻是出在時間啊 *版權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學生來信-關於問問題技巧

一直以來陸陸續續會收到不同學生的Line私訊或是臉書詢問 因為我都會在演講之後釋出自己的Line(汗) 對我而言,回答同學疑問時也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時機 不過有些人問的非常晦暗不明 比如說 「我考試沒考好,怎麼考好?」 一時之間我十分難回答 因為有太多東西可以回答和挑剔了 在醫師的訓練過程中 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陳述並瞭解』一位病人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比如說: 這是一位65歲的男性,過去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各10年,穩定服用藥物。最近因為左胸痛2天沒改善而就醫,除此之外,還伴隨胸悶、冒冷汗等症狀.... 從短短一句話中,就呈現了一位病人的「樣貌」 這對我們短時間去銜接判斷病人非常重要 所以我希望看到的疑問也是類似這樣 而不是我問一句你答一句 這樣非常沒有效率 所以最好的問題問法是: 「我高二,這次數學段考考差了,比平均低20分,範圍是排列組合部分。 而且我也經歷過很多題目練習,但看到考卷變化時仍然寫不出來,請問如何加強」 當然要求一位高中生完整敘述是很困難的 我高中時候也不太行 所以我還是會引導一下 所以很希望大家都看到這篇文章 抓住重點 想想你希望聽到什麼? 你應該部會希望老師聽完後回答 多唸書,加油吧? 但你的疑問我也只能夠這樣回答 所以練習「抓重點」 是非常重要的 不論是在學業、面試上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可以練習從下次問問題 就開始簡單概要的描述重要骨幹 這樣相信對很多事情的判斷上都會進步 之後也會不定期分享一些常見的學生疑問 可能剛好也是你的問題! *版權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108課綱-選修課murmur

今天再次針對108課綱做評論 因為常常被問到相關的問題 相信也是許多人的問題 所以統一發表想法 最近上課跟一位高一中山的同學聊天 蠻好奇他們學校對於108課綱選修課是如何應對的,和問看看他們學校提供了什麼選修課 得到的答案是: 有關於數學、資訊程式、歷史、地理、公民、醫學(醫學與歷史)、化學、物理、哲學等 看似相當多元 且名稱與大學通是相仿 比如說 生活中的XX、從XX角度看OO之類的 但仔細一問,授課師資仍然是高中老師(真的難為他們了0.0) 相信各位老師也算是第一次面臨這樣的情況 這樣令我對該授課的品質相當擔憂 畢竟該課程為草創,且師資並非該領域的專業 怕最後會變成「掛羊頭,賣狗肉」的超前進度或是拿來小考的課程 不過還是對授課老師要有信心 因為我認為108課綱這樣的創舉是好的,給學生更多領域的探索機會 未來總會越來越好。 我個人對於學生的建議 從一個大學畢業和面試過許多公司醫院的經驗 我認為對未來可能會有幫助的 除了想要申請相關領域的課程外 哲學思辨類型的課程我認為可以放在志願序中 理由如下: 1. 哲學的基礎為邏輯: 我們都知道講話有邏輯是很吃香的,雖然邏輯是與生俱來的感覺,他是可以被喚醒、可以被培養的 哲學課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2. 跳躍性思考的培養: 在面試時,讀很多課外書的學生發表出來的想法老實說,就是比較廣、比較精闢 而哲學也是訓練思考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我可以保證認真學習的話對於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一定會顯著提升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相關課程 而在台大醫學系大一大二的課程中 也包含了哲學概論 想必相關課程設計者也是認為具備該領域的思考技巧相當重要吧! *版權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關於108-續

近期演講之後 對於108課綱有更近一步的想法 發現剛進高中的各位家長對於108課綱十分關注與擔心 我又深入去瞭解一下相關規定 認為其中有一項重點與應對方式: ・校定課程之出現 校定課程算是108課綱中我認為比較需要注意的 所謂的校定課程指的是「學校特色學習」「議題探索」「跨領域學習」「補救學習」等 除了原本的國英數社自外,可能會有更多的「選修課」要面對 我認為這對教育來說是好事 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去探索各種領域的知識 其實所有學門都是跨領域的 舉例而言 小孩喜歡程式,但事實上程式除了基本設計外,還需要美工和行銷搭配 這一連串的綜合學習可以更早探索性向 然而 這樣有個致命的缺點: 對於升學導向是不利的 今天想申請資工系 理論上來說,有相關專業選修學分的認證絕對是比較好的 至少有先了解過 然而,我覺得108該給學生的是一個探索的空間 而非採計的標準 舉例而言 我們大部份的人都是因為「不愛」某項工作而離職 而非因為找到超愛的工作 這也說明了 生活是在rule out不喜歡,而非找尋最愛 聽起來有些可悲,但這是我觀察到大部分社會環境皆是如此 所以說,108或許會面對: 熱門選修課搶破頭,冷門照樣冷門 而 非 給予學生探索空間 這是比較可惜的點 畢竟選修課大部分還是家長在幫小孩選吧! 應對方式我認為補習班必定會加開很多相關的「素養」課程 這是無可厚非的,而且必要情況上是必須去上的 未來的社會應該會在高中階段變的類似高職,專業能力開始培養 是好是壞 只能等到未來10年後驗證了